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全球连线 | 两名阿拉伯青年,在中阿同行中遇到更闪亮的自己 正文

全球连线 | 两名阿拉伯青年,在中阿同行中遇到更闪亮的自己

来源:蓝琛资讯网   作者:娱乐   时间:2024-03-29 09:38:28

“希望中阿双方以本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连线两名亮弘扬丝路精神、阿拉阿同战逆八方增进传统友谊、伯青密切人文交流,年中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行中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更闪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近日向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致贺信时这样说道。自己

“对我而言,推动中阿更紧密合作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的连线两名亮机会。”30岁埃及青年马赫迪·艾哈迈德参加了本届艺术节活动。阿拉阿同战逆八方读了习近平主席的伯青贺信,他对自己的年中未来信心满满。

这是“阿拉伯艺术节”专场文艺演出(12月18日摄)。新华社发(雷智摄)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12月19日起在中国江西景德镇举行。马赫迪正就读于这里的景德镇陶瓷大学。

艺术节前后,远道而来的阿拉伯世界艺术家们,在中国创作和展出上百件艺术精品;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椰枣、驼奶制品、橄榄油等特产,摆在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集市上……越来越多的“故乡元素”让马赫迪想起了远方的家,也感受到中阿交流的热度。

“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有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记录,来这里求学,我很少有身在异乡的感觉。”马赫迪说。

马赫迪·艾哈迈德(右一)在学习青花绘画。受访者供图

2019年9月,从埃及法尤姆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马赫迪来到中国进行陶瓷历史研究,从古老瓷器上的阿拉伯文字中感受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跨越千年的丝路情缘。

数百年前,产自阿拉伯地区的一种矿物颜料——苏麻离青,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中国瓷器相结合,诞生了惊艳世界的元代青花瓷。“这是中阿两大文明一起献给全人类的礼物。”马赫迪说,青花瓷就是中阿文化交融互鉴的一个象征。

长期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两大文明在亚洲大陆两端相映生辉,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的佳话。如今,越来越多阿拉伯青年通过学习中文,打开了新的机遇之窗,与中国、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2019年8月22日,埃及选手诗雨(前)在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中出场。新华社发

埃及青年汉语教师帕桑特·哈利勒(中文名诗雨)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曾获得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并如愿以偿成为了开罗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师,帮助更多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

与马赫迪一样,诗雨在江西也有一段难忘经历。4年前,在山东大学做交换生期间,她曾在江西吉安大山深处支教,教山区孩子们唱简单的阿拉伯语歌谣,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巧克力姑娘”。

今年9月,诗雨代表埃及青少年向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提问。提起这次经历,诗雨至今难掩兴奋:“天宫对话是我人生中最闪亮的片段之一。”在诗雨看来,不少阿拉伯青年选择到中国学习理工科专业,希望将中国科技发展的经验带回国内。

诗雨(左二)在江西吉安支教时与当地的孩子合影。受访者供图

马赫迪通过瓷器考古触摸到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脉动,而诗雨则从阿拉伯学生的“中文热”“天宫热”中感受到当下中阿人文交流的勃勃生机。

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一道,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规划前进路径,对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做出顶层设计。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将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涵盖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诸多领域,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中阿务实合作的“四梁八柱”。

马赫迪说,期待中阿合作能够不断升级拓展,他也将留在中国“寻找更多机会”。诗雨则说,近年来阿拉伯国家的学生对中国在科技研发、人文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十分感兴趣,“我要成为中阿之间的桥梁。”

-END-

策划:倪四义 沈锡权

监制:李兴文

统筹:高皓亮 陈梦阳 闫珺岩 韩墨

记者:黄浩然 姚兵

视频:彭菁 余福卿 杨依然 鲍佳艺(实习生)

编辑:乔继红 王申 张代蕾 陈杉

新华社国际部 江西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标签:

责任编辑:休闲